本报北京8月31日电 (记者王政、刘温馨)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今年前7月,我国通信行业运行总体平稳。截至7月末,我国已累计建成5G基站399.6万个,比上年末净增61.9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9.5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28亿户。
一次“蛟龙号”下潜的背后
8月29日,蛟龙号大深度下潜前日,运维保障工程师宗乐调试蛟龙号照明系统。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8月30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顺利完成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第10次下潜作业,潜航员齐海滨、中国科学家张东声、尼日利
全球首个月球专业大模型发布
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助力月球科学研究。8月29日,国际首个月球科学多模态专业大模型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发布。目前,这款大模型对月球撞击坑年代和形态识别的准确率已超过80%,将助力
地球存在双极电场首次证实
科技日报北京8月29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借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耐力号火箭任务数据,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首次成功测量了整个地球的电场,该电场被认为与地球重力和磁场一样重要。 这种电场被
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三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北京时间2024年8月29日13时22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附近海域成功发射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三运载火箭,搭载发射的云遥一号15星~17星、吉天星A-03星、苏星一号01星、天辅高分二号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
老药新用治疗心脏损伤
《自然·心血管研究》8月26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称,常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药物醋酸格拉替雷,可修复小鼠和大鼠在心脏病发作或心力衰竭后的心脏损伤。
以往研究强调了免疫系统在心脏损伤中的作用。虽然药物治疗降低
“蛟龙号”从约4700米深海带回5种生物
新华社深海一号8月28日电(记者王聿昊)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8日完成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第9次下潜作业,潜航员傅文韬、下潜科研人员张睿妍和王琪从4706米深海采集到5种生物样品。 当日的下潜在西太平洋海域一处
中国成功在大型煤田沉陷区上种植水稻
由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和安徽理工大学合作在采煤地表沉陷浅水区水面种植的水稻(8月22日拍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陈彬摄) 新华社合肥8月27日电(记者李亚彪、潘峰)中国南方一片曾经的采煤沉陷区上,一批试种水稻品种完成
“空中之眼”让甲烷无处遁形
温室气体增加会直接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对各国经济及人类生活造成巨大影响。甲烷作为地球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在全球变暖过程中导致的增温强度远高于二氧化碳。
近日,记者从陕西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了解到,区内企业西安中科西光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你在这里看到的 或许就是未来
阅读提示 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共有27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和30余家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亮相。人形机器人拥有极为丰富的应用场景,如工业场景、生产环节、家政服务领域等。在各方主体合力作用下,有望
像回收可乐瓶一样回收火箭?
像回收可乐瓶一样回收火箭? 半月谈记者 张漫子 中国人对太空的向往已有数千年,众多飞天神话见证着这一梦想。而今,中国火箭飞向太空早已成真,然而,这些飞上天的火箭,还没有飞回家的体验——火箭回收,依
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超100吉瓦时
8月25日,记者从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召开的CNESADataLink2024上半年储能数据发布会上获悉,据该机构统计,截至2024年6月底,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首次超过百吉瓦,达到103.3吉瓦,同比增长47%;其中新型储能累计装机
世界屋脊装上“大风车”
蓝天白云盖青山,雪域高原好风光。西藏不仅有绝美风景,更蕴藏着丰富能源宝藏。风电资源,便是其中之一。 近日,世界在建最高海拔风电项目——大唐西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八宿100兆瓦保障性并网风电项目(以下简称
“共享智能新未来”中国机器人产业迎来黄金机遇期
8月24日,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展厅内,观众在观看仿生人形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魏梦佳 摄 可以背诵一首你喜欢的诗歌吗?在位于北京亦庄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展厅内,一位观众在展台前用话筒向对面站立的一个黑发小男
竹材“变身”高强度、耐水、可降解塑料
科技日报北京8月25日电 (记者马爱平)记者25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以下简称竹子中心)获悉,该中心以竹代塑创新团队利用竹材细胞壁定向活化与模压技术,成功将竹材直接加工成高强度、耐水以及可降解的全竹
我国自主研制载人飞艇“祥云”开展试运营
近日,由我国自主研制的祥云AS700载人飞艇,飞行近1000公里,实现首次跨省区长途转场飞行,并停靠在广西阳朔起降点。从8月23日起,祥云飞艇将在阳朔开展为期20天的展演试运营工作。 祥云AS700载人飞艇试运营期间,每日飞
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机器人应用新场景亮相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
央视网消息:过去一年,机器人产业中涌现出了像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热门概念,也推动了相关部件的研制。灵巧的机器手被认为是人形机器人中最能区别于其他机器人的重要部件。那么当前机器人的灵巧手灵巧程度到底如何?正在
我国独有物种山西黄芩时隔67年重现
近日,山西省太原植物园的科研人员于山西省永济市雪花山附近的阴翳之处,发现了久未面世的山西黄芩,为研究山西黄芩多了一份资料记载。 山西黄芩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等级,相当于植物界的国宝大熊猫。山西
打开青藏高原“百宝箱”——第二次青藏科考向纵深推进
青藏高原,风光无限,这里是地球第三极,蕴藏着地球生态环境的无穷奥秘。 8月18日,中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重要成果在拉萨集中发布,人类迈入了有史以来对青藏高原了解最透彻的时期。 2017年第二次青藏
研究表明原始细胞壁形成归功于雨水
关于生命起源的一个主要未解之谜是,地球原始汤中漂浮的RNA液滴究竟如何演变成了被膜包裹的生命体——细胞。美国芝加哥大学和休斯敦大学生物学家和工程师在发表于《科学进展》杂志的论文中提出了新见解。论
为什么空调开到一定温度有臭味
虽已立秋,但我国多地依旧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空调依旧是很多人的续命神器。然而,有网友最近发帖称,公司和家里的空调调至26摄氏度时就会有一股臭袜子味,但如果将温度调到26摄氏度以下,这股味道就消失不见了。
对此,网友们议
从“炫技”到“服务”,国产人形机器人“抢滩”未来产业赛道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记者张骁、阳娜、郭宇靖)正在北京举办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27款人形机器人争奇斗艳,不仅参展规模创历届之最,还成为展会上当仁不让的人气王,几乎每个展台都围满了人。 人形机器人研发投入和
围观!嫦娥五号月壤研究又有新发现
央视网消息:我国嫦娥五号月壤研究又有新发现。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经过三年的深入研究和反复验证,提出一种全新的利用月壤大量生产水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一吨月壤将可以产生约51到76千克的水,有望为未来月球科研站及空间
适度玩电游或有益心理健康
《自然·人类行为》8月19日发表的一项基于日本97602人数据并结合机器学习算法的研究显示,拥有电子游戏机并参与游戏,可能会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但时间不宜过长。
通常认为,电子游戏会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世
600余款新品首发 透过世界机器人大会看看未来生活
央视网消息:为期五天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8月21日在北京开幕。大会吸引了包括国内外顶尖科学家、院士和企业家等共计416位重要嘉宾,围绕机器人核心产业话题进行充分探讨。博览会突出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效,600余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