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黎明号艺术图显示,一名机组人员通过生命维持带漂浮在龙飞船太空舱外。本文图片来源:SpaceX4名北极星黎明号机组人员身着宇航服,宇航服配有铜色护目镜和一系列对SpaceX典型宇航服的关键更新。 ◎科技日报记者 张
刷新纪录!我国青藏高原环境科学钻探深度达750米
9月1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取得新进展,方小敏院士带领新生代环境团队在青藏高原腹地伦坡拉盆地开展超千米钻探计划。 目前,钻探深度达750米,刷新了我国青藏高原环
可持续航空燃料能否“一飞冲天”
航空业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减少航空业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研发和应用成为当务之急。
全球最大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商之一——通用电气航空,正与生产商
细菌细胞会将记忆传给后代
科技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西北大学和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分校联合开展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细菌细胞可记住其身体和周围环境的暂时变化。尽管这些变化没有被编码在细胞的遗传基因中,但细胞仍然会将这些变化的
传统文化与先进科技融于方寸之间
在中国古代,印章是文人雅士的身份象征,方寸之间尽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使用碲化镉发电玻璃打造的唐花坞,数千万根特种玻璃纤维制成的回音壁,不足手掌大小却雕刻着精美花纹的华表……近日,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
可移植人类血液干细胞在实验室制成 有望开发白血病个性化疗法
据最新一期《自然·生物技术》杂志报道,澳大利亚默多克儿童研究所领导的研究团队首次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与人体组织极为相似的造血干细胞。这一成果或为白血病和骨髓衰竭患者带来个性化治疗方案。 此前,在实验室
增强现实技术揭开中国空间站动能奥秘 强大“羽翼”正在这里诞生……
央视网消息:以天津作为诞生地的,还有空间站以及神舟飞船、天舟飞船所使用的太阳帆板,也就是我们在演播室看到的这些大翅膀,那么这些太阳帆板有什么过人之处呢?跟随着空间站,我们一起飞越到天津的太阳帆板研制车间去看一看。
建“月宫”、“摘”星辰,我国深空探测有新动作
新华社合肥9月7日电(记者温竞华 吴慧珺 喻菲)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探寻火星生命痕迹,预防小行星撞地球……我国深空探测又有新动作!9月5日至6日在安徽黄山举行的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一系列重大航天任
“蛟龙号”完成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第14潜 取得哪些成果?一起来看↓↓↓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9月6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第14潜。至此,本航次国际科学家下潜工作全部结束。本航次共有8位外籍科学家和3位中国香港科学家搭乘蛟龙号下潜,下潜区域包括西太
嫦娥五号月壤样品证明:1.2亿年前月球存在火山活动
科技日报北京9月6日电 (记者陆成宽)1.2亿年前月球还活着!《科学》杂志6日在线发表了一项关于月壤研究的重要成果。基于嫦娥五号月壤样品,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发现,月球的岩浆活动可以追溯到1
海拔5400米!探访第二次青藏科考普若岗日冰原大本营
在青藏高原最大冰原——普若岗日冰原10号冰川末端两三公里处,30个黄色、绿色的帐篷和活动房拔地而起。记者9月4日来到这个海拔5400米的营地时看到,一些人或拿着测量仪器、或带着所采样品,来往于营地和冰川
新技术改造超大盾构机“消化系统”
9月1日,在山东省济南市黄河北岸,随着山河号盾构机刀盘缓缓启动,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开始盾构掘进,我国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开启穿越黄河之旅。
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将穿越黄河和沿线多条公路,全长5755米,其中盾构段长约3
中外联合研究团队解码海洋微生物“基因宝藏”
拥有超4.31万个海洋微生物基因组和24.58亿个基因序列的海洋微生物基因数据库,由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参与的国际联合研究团队共同构建。这一数据库中有2万多个微生物是新发现物种,约1万个微生物在深海中首次被发现。
微生物治理盐碱地成效初显
我们已经从新疆盐碱地采集的微生物里,筛选出能依靠亚磷酸盐提供的碳与甲酰胺提供的氮而生长的微生物。近日,南京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南工大)食品与轻工学院教授江凌团队成员、南工大副教授刘伟打开实验室一个冷藏柜的柜门,向
人工智能+建造,传统行业的新未来
当今时代,数字技术与传统行业日益融合,智能建造将引领建筑和基础设施领域更新升级。 智能建造是指将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建筑信息模型集成于建筑建造过程中,以此提高建筑项目的安全性、质量和可持续性,实现建筑项目
动力电池如何向“新”而行——专家共话先进电池前瞻技术
能不能用AI帮助解决电池材料目前研发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在日前举办的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全球先进电池前瞻技术专题会议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鄂维南抛出此问题作为演讲开场
叶绿体蛋白转运“马达”之谜揭开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园园)记者9月2日获悉,西湖大学闫浈团队日前在学术期刊《细胞》上连续发表两篇关联论文,揭示了叶绿体蛋白转运的动力机制及其进化多样性,为该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新视野。 叶绿体有‘光能工厂&r
“吉林一号”全球一张图发布
本报长春9月3日电(记者任爽)近日,吉林一号卫星拍摄的高清遥感地图即全球一张图在吉林长春发布。该图可为各行业用户提供全球高清卫星遥感数据及应用服务,其分辨率、时效性及定位精度等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地震与金矿有何关联?国际最新研究称地震或助力石英形成金块
中新网北京9月3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最新发表一篇地质学论文认为,地震可能导致石英中形成电场,从而导致金块沉积。这项基于实验室实验的研究发现,或有助于理解
利用尖端技术 培育“超级果蔬”
2023年,新西兰T&GGlobal公司的Tutti苹果在德国柏林果蔬展上惊艳亮相,成为全球首个专为炎热气候条件培育的苹果品种。Tutti外观呈漂亮的深红色,果肉甜美多汁,不仅外观诱人,更重要的是它能在40℃的高温下茁壮成长。现在,T
国内首台商业化体积生物打印设备发布
国内首台商业化体积打印设备OrganSEC。 科技日报记者 叶青摄 科技日报讯 (记者叶青 通讯员杨绍滨 陈苹)记者8月29日获悉,在广州医科大学番禺校区近日召开的第一届绿钥体积打印技术应用论坛上,广州医科大学联合
“蛟龙号”顺利完成深海羽流絮凝实验
新华社深海一号9月2日电(记者王聿昊)蛟龙号载人潜水器1日完成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的第11次下潜作业,潜航员傅文韬、下潜科学家许学伟和陈旭光在西太平洋皮加费塔海盆完成5572米大深度下潜,顺利完成深海羽流絮凝
生物衍生风力涡轮机叶片制成
美国能源部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研究人员找到了一条制造生物衍生风力涡轮机叶片的可行途径。这种叶片可通过化学方式回收,其部件也可重新利用,从而结束了旧叶片在使用寿命结束后被填埋的命运。研究结果发表在新一期《科
调控寿命的新基因被发现
近日,记者从西南大学获悉:该校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代方银教授团队发现了调控寿命的新基因OSER1,并在家蚕等多物种研究中揭示了其延缓衰老和延长寿命的保守性机制。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
美航天器撞击测试或将形成百年流星雨
当地时间8月31日,据美国媒体报道,一项新研究发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航天器于2022年撞击一颗近地小行星时产生的岩石碎片,可能会形成一场能够持续100年的人造流星雨。 研究表明,这些碎片将在10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