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前英国制衡政策造就今日中东

来源: 日期:2013-06-04

  而来自南面中东基地英美海空的打击同样致命。为此俄国一次又一次地与土耳其作战,目的正是为了夺取中东和中亚的油田,让舰队能够进入到印度洋温暖的水域,这个梦想和战略一直到苏联时期都没有任何改变。

  对于大英帝国,中东的挑战者接踵而至,却无一不被降服。法国人在法绍达妥协,俄国人被阻止在达达尼尔海峡,奥斯曼土耳其被肢解,“一战”后德国的血液几乎被榨干——还是假法国人之手。然而,“一战”后新的闯入者又来了,他们是意大利、纳粹德国和美国。

  虽然被嘲讽为“牙齿是虫蛀的,胃口却不小”,墨索里尼却常抱怨意大利在地中海是“囚犯”。他认为,意大利只有砸开监牢的两把锁——直布罗陀和亚历山大港,才能获得自由。

  1935年10月3日,意大利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并于次年5月9日宣布兼并埃塞俄比亚,将其与厄立特里亚和意属索马里合并成为意属东非。在占领利比亚和埃塞俄比亚后,意大利继续觊觎英国控制的埃及和红海的东岸地区,成为英国在中东利益新的威胁。显然,有了地中海和东非的基地,整个中东核心地区都不再那么安全。

  德国驻土耳其大使冯·巴本也曾指出,轴心国必须设法重新取得土耳其的信任,因为要击败英国,就必须拥有“到印度去的陆上桥梁,即叙利亚—巴勒斯坦—摩苏尔的通道”。

  德国人认为:“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起义行进到1939年5月底之后,沙特阿拉伯好像是在未来欧洲战争中为英国制造麻烦的最合适的一个点。”于是,德国“将4000支步枪和高射炮运送到沙特阿拉伯”,以期借沙特阿拉伯人之手来反对英国。

  纳粹德国当时几乎要将英国人赶出中东。他们在苏联南方战线已经占领了塞瓦斯托波尔,直指高加索的油田。在北方,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已经攻克班加西和的黎波里,直指开罗。如果不是希特勒的战略失误和被忽视的马耳他,或许德国人的两线军队将在埃及和巴勒斯坦会师。

  然而,当时地中海的东西两个出口——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都控制在英国人手里。虽然意大利和隆美尔一度导致运河航线在3年之内被迫绕过好望角,但终于在1942年的阿拉曼,英国人再度于中东稳执牛耳。

  一颗让阿拉伯世界永远痛苦的钉子“二战”的胜利却是英国被迫退出中东的开始,这一切却是他们自己种下的果子。

  出于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领土的贪婪,英国人做局肢解了土耳其,推倒了日后引发中东乱局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马上他们还将在中东棋盘布下第二张妙棋,然而从长远看,他们这极度自私和不负责任的一招,将给中东未来带来迄今都看不到结局的纷争和战乱。

  1917年,英国外交大臣亚瑟·贝尔福给英国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的代表瓦尔特勋爵罗斯切尔德写了一封信,这个已呈至英国内阁并获批准的声明表示:“英国政府赞同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国家,并将尽一切努力实现这一目标。”“一战”后英法两国获得了土耳其帝国的领土遗产,英国此时开始重新划分中东的政治地理格局。贝尔福这封信构成了1919年后国际联盟授权英国托管巴勒斯坦的基础。

  1933年1月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全面掀起反对犹太人的浪潮。为了尽快清除国内的犹太人,纳粹德国曾想尽各种办法将犹太人赶出德国。与此同时,为了给英国在中东的委任统治制造麻烦,激化英国人、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的矛盾,纳粹德国主动组织、引导犹太人前往巴勒斯坦。

  在上世纪30年代,前往巴勒斯坦的犹太移民史无前例地猛增。1935年约有6.2万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是1931年的15倍。到1936年,巴勒斯坦犹太人的数量已经达到40万,这加重了阿拉伯人对失去他们主体地位的忧虑。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